wftb思路网 >每日资讯 > 2024年中考文言文模拟试题及解析

2024年中考文言文模拟试题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4-12-08 来源:每日资讯 点击:352次 投诉建议

2024年中考文言文模拟试题及解析

# 2024年中考文言文模拟试题及解析

## 河北中考文言文模拟题及答案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乙】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丙】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其父。

【丁】曾子衣敝衣以耕。孔子闻之而不悦。曾子反,自纳其所衣者。孔子曰:“吾先子之行诗云:‘服之宝兮,贵易得也。’”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句。

1. **餍**:满足。

2. **施**:通“伺”,窥视。

3. **訾**:非议。

4. **施施**:洋洋得意的样子。

5. **不智**:不理解,不明白。

6. **宝**:宝贵。

7. **反**:回家。

8. **何**:为什么。

9. **不肖**:不成器,不好。

10. **难**:难以。

###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1. 齐国有一个妻子和一个侍妾住在一起的人,他的丈夫外出时,一定吃饱喝足后才回来。他的妻子问他和谁在一起吃饭,回答说是富贵人家。他的妻子告诉他的侍妾说:“丈夫外出时,一定吃饱喝足后才回来;问他和谁在一起吃饭,都是富贵人家,但从未见过显贵之人来访。我打算窥探一下丈夫的去向。”于是早晨起来,跟随丈夫出去,在国都中没有一个人和他交谈。最后到了东郭外的墓地里,给祭祀的人帮忙,讨些剩饭剩菜;不够吃,又回头到别处去了——这就是满足自己欲望的办法啊。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她的侍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慕而终身依靠的人,现在竟这样对待我们!”便和她一同在院子里哭泣。而丈夫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得意地从外面回来,对妻子和侍妾很傲慢。从君子的角度来看,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人的妻子和侍妾并不感到羞耻,却不会相互哭泣的,大概很少吧!

2. 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锐利无比,没有什么能够刺穿它。”有人问他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那个人不能回答了。因为不可被穿透的盾和没有东西能够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3. 宋朝有个富人,天下雨墙塌了。他的儿子说:“如果不加修筑,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邻居家的老人也这么说。晚上果然被盗,他家非常赞赏儿子,却怀疑邻居老人。

4.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去耕作。孔子听到这件事后不高兴。曾子回家,主动脱下那件破旧的衣服交给孔子。孔子说:“我先前的祖先孔子说过:‘衣服虽然破旧,但很贵重,容易得到。’”

### 四、分析文章主旨。

1. 本文通过三个故事展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行为和思想境界。第一个故事中的富人和侍妾之间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异,他们之间的对话揭示了社会地位对人们行为的影响。第二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侍妾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丈夫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第三个故事则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通过曾子的行为展现了诚信的重要性。

2. 文章通过这三个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以及人们对于诚信、智慧、勇气等品质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和贫富差距问题。

### 五、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对三个不同背景的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展示了古代社会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文章强调了诚实守信、智慧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和贫富差距问题。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相关推荐:
河北中考文言文模拟题及答案
河北中考文言文模拟题答案
河北中考文言文模拟题电子版


原文链接:http://wftb.cn/news/403882.html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24 wftb思路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投诉建议